企业监管

Listed Enterproses

中国互联网公司上市内外交困,香港资本市场春风再起?

2022-03-08

有许多迹象表明,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在纽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可能会减少。中国对海外上市公司网络安全的审查给滴滴等互联网公司造成了冲击。出于对信息披露的担忧,美国也推迟了对中国公司上市申请的审核。


中国投资者该怎么办?一个替代性方案是在港交所购买股票。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内地新的监管规定可能会让香港资本市场更具吸引力。《金融时报》报道称,字节跳动“已解决监管机构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将争取在明年年初于香港上市”,但公司否定了这一消息。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的规则修订应该有利于港交所的中长期发展,"中国银河国际证券在7月11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港交所股东摩根大通也在7月14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港交所是一个关键的融资和交易场所,尤其是对大型中国公司而言。即便不考虑地缘政治因素,中国公司美国存托凭证向港交所的转移以及其首次上市场所的转变,也会巩固港交所作为IPO场所的地位。”


摩根大通对港交所的目标股价为570港元,中国银河国际证券的目标价为557.40港元。该股上周五的收盘价为529.50港元,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42%。


香港的股票交易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当时香港第一个正式交易市场——香港股票经纪会(Stockbrok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成立于1891年,之后其在1947年与香港股份商会(Hong Kong Stockbrokers’ Association)合并,并于1969年与远东交易所(Far East Exchange)、1971年与Kam Nan股票交易所、1980年与九龙交易所(Kowloon Stock Exchange)合并,从而创造出香港联合交易所。该交易所后来与香港期货交易所(Hong Kong Futures Exchange)和香港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Securities Clearing Co.)合并成一家控股公司,并于2000年上市。


当时,中国的改革为上世纪90年代的H股上市铺平了道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IPO规模逐渐变大。随着时间推移,香港在政策上慢慢地与北京靠拢,以此推进资本流动和上市,港交所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则包括蔡崇信和沈南鹏。


港交所已从近年来的IPO浪潮中获益。今年5月,摩根大通资深高管Nicolas Aguzin被任命为港交所首位外籍CEO,这意味着港交所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今年6月,他在港交所的博客上写道:“在过去21年里,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金融自由化为港交所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仍将在未来几年从这些和其他宏观趋势中受益。香港作为资本门户的角色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更被需要。”


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在今年6月接受福布斯采访时称,“香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十年前,我们不会认为其是科技公司上市的一个理想选择。就基金经理而言,他们也会因为中国公司赴港上市而更加关注香港资本市场。


Nicolas Aguzin将新经济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的融资视为港交所的新机遇。“这些公司将在未来几十年重新塑造香港资本市场。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新的上市规则以来,我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技术领域的融资市场。”


他表示:“新冠疫情使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我们则致力于支持该领域的企业和投资者,从而使香港成为一个真正的生物技术中心。”今年在香港上市的医疗保健和医药相关公司包括CARsgen Therapeutical(筹集了15亿港元)、Keymed Biosciences(筹集了15亿港元),以及红杉投资的Brii Bioscience(筹集了12亿港元)。今年4月,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携程则通过香港二次上市融资了9.32亿港元。


华泰金融控股在7月2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企业在港上市能提升港交所的交易量。“由于这些二次上市,成交量会逐渐从美国市场转移到香港市场。”